□隋广顺
开封的经济状况一度在河南“垫底”,但现在,开封却决定来一场豪赌——— 拟将该市老城区改造成近20平方公里的旅游区,重现北宋“汴京”,同时建设一座工业化新城。要实施该工程,十几万市民将在未来4年内从老城区搬离,仅拆迁费用就需1000亿元,而开封市的财政收入不到50亿元。(8月12日东方网报道)
历史证明,“人有多大胆,地有多大产”属于“唯心论”,根本不靠谱。但是,秉承这种“唯心论”的,至今大有人在。譬如,开封举债重造北宋“汴京”这场豪赌便是。
搞建设,不是吹肥皂泡,只是动动嘴,便可将其吹大。一个开封市,既要重造“汴京”、又要建一座工业化新城,豪赌的资本,一要有大把的真金白金做经济支撑;二是有投入就应该有回报,应让老百姓最终得到实惠。
但现实却是,开封每年的财政收入不过50亿元,要想填补1000亿元的拆迁费,即便所有公职人员不吃不喝,其他民生投入为零,也得需要20年。而拆迁仅是“造旧城”、“建新城”的第一步,倘若算上重造“汴京”、建设新城的费用,那肯定是笔天文数字。届时,开封官方拿什么去延续重造“汴京”的豪赌?
如何弥补建设资金缺口,据地方政府称,不外乎发行地方债或向银行举债。向银行举债,巨额贷款的利息负担将会让开封财政不堪重负;发行地方债,也会让地方百姓、尤其是企业难以承受,而且这样的重负还不是承担一年两年,而是几十年甚至近百年,这对地方百姓而言,岂不是一场噩梦!
对于重造“汴京”的发展愿景,开封市一位官员称:“不过做好了,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。”一声“不过做好了”,已经表露出他的不自信。做好了,固然能“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”,做不好呢?地方决策者当“千古罪人”倒在其次,关键是开封市和老百姓输不起。
搞地方经济发展,公众不会反对改革与尝试,但会坚决反对不切合实际的冒进和幻想。多年来,国人对“假古董”、“假古城”生厌已久,开封可以在形式、风格上复古北宋“汴京”,但由钢筋水泥、仿古材料建成的所谓“汴京”空架子,哪能骗得游人醉,直把开封作汴京呢?这些年,国内一些城市热衷于城市“复古”,争相开发本土历史名人,可实践证明:火爆的旅游业,还是靠自然的风光以及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遗址,而不是一厢情愿地靠历史人物与名城的再造和复古。
影视可以玩“穿越剧”,做梦可以“梦回大唐”,但在现实中,开封欲举债重造“汴京”、“梦回大宋”,这恐怕是一种玩不起也赌不起的“穿越剧”。
收笔之际,笔者有未竟之问:举债重造“汴京”,豪赌明天,征求过民意吗?经过地方人大批准了吗?假如没有,而仅是个别决策者一时心血来潮,或是出于政绩冲动而拍脑袋的决定。那么,这样的“豪赌”还是慎重为妙。毕竟,搞发展,要量力而行,不能违背客观规律,甚至搞大跃进。一旦豪赌失败,决策者可以金蝉脱壳,或升官,或异地做官,或是退休,但地方经济岂不是一蹶不振多少年、地方百姓岂不是倒霉几辈子吗?显然,是否举债重造“汴京”,不能由着个别决策者的性子乱来。